中国支付正在“席卷”全球
与以往跨境游带动的支付网络出海相比,当前跨越国界的二维码互扫意味着更深层次的中国支付技术和标准输出。支付一体化背后是全球二维码标准的构建。
一个马来西亚人到中国旅游现在理论上只需携带一部手机。倪翔是马来西亚TNG Digital公司的CEO,该公司运营着当地最大的电子钱包TNG钱包,被称为马来西亚版支付宝。杭州亚运会期间,倪翔在中国待了一个礼拜,一部手机基本满足了他的支付需求。不仅如此,在其他国家,有Alipay+标志的二维码都支持TNG钱包扫码支付。这反映了蚂蚁集团试图实现一个钱包走遍全球的战略。
2024年10月13日,银联国际宣布与越南国家支付公司在河内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化二维码跨境互联互通合作。同年9月13日,微信支付宣布与马来西亚PayNet达成合作,让200多万家马来商铺接入微信支付。这些合作背后是中国央行推动优化外国人来华支付体验的努力。
显然,与之前跨境游带动的支付网络全覆盖相比,当前支付出海带动的二维码互扫背后是中国支付企业的技术输出。据BCG发布的报告,东南亚各国正通过双边和多边跨境二维码支付合作,构建更加一体化的支付环境。银联正积极制定并推广其二维码标准,并寻求与其他支付巨头合作,推动全球通行的二维码标准。
在新的外部环境、政策引导下,中国支付出海步入新阶段。从泰国旅游返回国内的肖佳认为,中国的支付生态正在向国外无缝迁移。在曼谷等大城市,生活方式已经非常接近中国。
支付出海故事始于东南亚。地理位置接近等因素使得中国居民赴东南亚旅游热潮经久不衰。2023年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之际,支付巨头再度聚集东南亚。微信支付宣布与东南亚打车巨头Grab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用户可通过微信上的Grab小程序预订东南亚的打车服务。同年7月,泰国国家旅游局与支付宝在杭州举办发布会,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出联合营销计划。银联国际加速推进“网络互连互通”合作,与多个东南亚国家实现二维码网络跨境互联互通。
疫情期间,东南亚本地移动支付普及率迅速上升,扫码点餐等数字化服务开始流行。BCG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东南亚消费者使用现金支付的频率下降,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在疫情期间首次使用电子钱包。二维码支付成为东南亚最流行的移动支付方式之一。
支付机构出海为何将东南亚作为重点?一方面是因为地理位置接近,另一方面得益于RCEP贸易协定落地,东南亚和中国经贸往来迅速升温。近年来,支付巨头纷纷加大在东南亚的投入力度,包括与东南亚各国支付工具扫码互认,搭载营销解决方案进入本地生活服务等。
在马来西亚,随处可见支付宝、微信、银联三家二维码并行摆放的情况。市场竞争态势加剧,以服务中国出境游客为起点,三大巨头纷纷谋划本地化转型。蚂蚁选择从投资入手,先后在海外投资了多个电子钱包。微信支付也尝试对外输出其数字化能力,成立小程序境外团队,专注服务港澳台和海外地区企业需求。银联则提出“一卡”+“一码”的境外发卡策略,覆盖用户的移动支付需求。
伴随支付企业出海,跨境支付带来的监管合规风险不容忽视。支付机构需确保境外商户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面临跨境支付断直连等合规风险。此外,还需满足境外监管机构的要求,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支付技术标准和规范。
近年来,东南亚移动支付发展迅速,多国央行加快建设本地二维码网络,并推动其跨境互联。基于两国央行合作框架,银联国际与越南国家支付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约定深化二维码跨境互联互通合作。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也各自试水跨境支付网络的互联互通。中国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超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同比增长显著。中国支付正在“席卷”全球!